《伤城记(心慌的周末)》 第4部分阅读

知道滋味了。

陈知说:“这种事每个都会都有。”

之之气问:“最后有无抓到这两个毛贼?”

陈知又是苦笑。

之之拍桌子,“岂有此理!”

吴彤说;“可怜老人白吃哑巴亏。”

之之说:“奶奶死里逃生,惊饰之余,不信肉身已经脱险,还以为只是魂魄到了家里。”

众皆恻然。

这个时候,隔壁台子有人大叫陈家兄妹名字:“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谓知也,陈知与陈之,别来无恙乎。”

陈知先皱上眉头,如此喧哗,决非他的朋友。

之之抬起眼,看到那堆穿花衫的年轻人,也吃了惊,什么,他们是她的朋友?她几时结交过这样群人。

之之勉强招呼,“嗨苏珊你好,乔治喂,有两三年不见了”。

其中位非常讶异,“这个时候你们还在香港?”

之之看着她谈谈说;“你又何尝不在香港。”

她理直气壮地答:“我们是游客,趁香港消未大变时来作最后观光。”

之之口浊气上涌,咳嗽起来。

陈知脸色铁青,阴霾密布。”

学人识趣,立刻对陈知说;“我不知道卫生间在哪里,陈知情陪我走趟。”

之之看着她的朋友,这些人有的是她大学同学,有些是旧同事,以前常常玩在起,现在他们有个共同的身分:拿护照的人。

“喂之之,”那个叫乔治的说:“你看我们多勇敢,在这种时刻毅然返港,你佩不佩服我?”咕咕的笑起来。

吴彤按着之之的手,怕之之忍耐力有限。

季力马上召侍者结帐。

那苏珊也问:“之之,你向算是能首善造,告诉我们,此刻作为香港人,感受如何?”

之之句话都说不出。

那苏珊趋向前来,“你们都受了内伤是不是,告诉我,痛不痛?”

电光石火间,之之想起个老英国笑话:有英人腰间中箭,旁人还要故意来调侃问他痛不痛,他答:“只有在我笑的时候。”

也许这群人点恶意都没有,也许是之之崩口人忌崩口碗,不管怎样,之之忽然答:“只有在我们笑的时候。”

那班朋友当然知道这句话的典故,立刻知道过分,马上噤声,讪讪说下次再见。

季力说:“我们走吧。”

吴彤拍拍之之背脊,“不要生气,人家付出的代价更大。”

会合陈知与学人,来到街上,才发觉已下了好阵子的雨,道路湿滑,雨丝萧萧,竟有些微凉意,不知是哪个孙悟空借来了芭蕉扇,把火焰山扇得凉快起来。

学人说:“我去取车,你们在这里等等。”。

之之低下头,发觉新鞋踩在连水的汽油虹彩里,反映出霓虹光管在黑暗中眨眼,她忽然感慨万千把订婚的喜气赶得荡然无存。

吴彤拉拉地的手,“之之,快别这样,无论如何。我们都已是最幸福的中国人。”

之之强笑,“我没有什么样。”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的街角转出长长的队伍,边举着横额,边叫口号,步伐整齐地操过来。

电视台与报纸记者紧紧追随,使行人退避三舍。

季力说:“越来越有游行的经验了。”仍然不表同情,仍然那么讽刺。

“这次是为什么?”吴彤问。

季力说:“且听他们的口号。”

带头的少壮派高声呼喊:“强行遣反,立即实施强行遣返!”

吴彤说:“啊,他们要赶走滞港的越南难民。”

季力冷笑声,“相煎何太急。”

那个队伍站停了,继续叫:“反对万宜水库建造难民营,反对政府漠视民意。”

季力问之之:“你帮哪边?”

之之笑笑,没有答案,只希望学人快把车子驶到面前。

季力说:“拖出公海,活活溺毙?也都是人类呀,何故手段残酷。”

陈知忍不住说:“人多地窄,实难无限度收容。”

季力恼怒地指着外甥;“小子你天到晚与我唱反调,倒底有完没完。”

吴彤早引以为常,笑笑同之之说:“你看他俩多好,有来有往有消遣。”

之之意与阑珊,只是不响。

学人的车子终于来了,大家争着上座。

季力自称腿长,坚持坐前边,路与陈知吵吵闹闹返到家门。

之之静静坐着,看到车子玻璃窗上洒满水珠,亮晶晶似星光灿烂。

到了陈宅,学人刚刚好把父母接走,大家在门口热烈话别。

“到悉尼来玩。”

“定定”

“再见珍重。”

“不送不送。”

之之卸了妆,换上睡衣,正打算看小说,季庄进来,轻轻掩上门,叮嘱道:“年底有假期,我们陪你到悉尼去结婚。”

这么快?之之时茫然。

季庄补句,“你爹想顺便到澳洲看看环境。”

之之点点头。

季庄稍觉不安,像是利用了女儿,随即说:“之之,你直是好孩子。”

见之之嘴角挂着谈谈笑意,没有言语,便回转自己睡房。

之之继续读小说,直到全家都睡稳了,才起床下楼。

她先留张字条给家务助理:明日清做八宝豆辩酱拎到医院去给李太太。

然后走到祖母的藤椅上坐下,享受天井外的白兰花香。

之之轻轻自言自语:“伤处痛不痛?只有在我笑的时候。”

照说她不应笑,但之之偏偏仰起头,大笑起来。

然后痛得面无人色,落下泪来。

全文完

伤城记心慌的周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伤城记(心慌的周末) 倒序 正序

《伤城记(心慌的周末)》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