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爱你》 第13章

他并无异议,只是平静地注视着我,直到我将烟头按灭,才开口说:“抽烟有害健康,尤其是女孩子。”

我笑了,“我知道,容易生癌。可是人总得有点嗜好才行,否则怎么度过漫长余生。不过,你倒好像从不抽烟。”

“我有洁癖。”他简单回答。

听见这句话,我乐不可吱,他居然说自己有洁癖。

“你笑什么?我说的是真的,我这人有三不原则,不抽烟,不喝酒,不碰欢场女子。”他很认真地说。

我也很认真的听,然后点头,“是的,你只祸害良家妇女,罪孽更深。”

他哈哈大笑,表情嚣张,洋洋自得,“那只能说明我有魅力。”

我既好气又好笑,端起杯子喝茶,不去睬他。真是,碰到这样脸皮厚的人,你又能如何?

过了片刻,他忽地问我:“今天心情不好?”

我看他一眼,“你怎么知道?”

“全都写在脸上了,傻子也看得出来,何况是像我这样的聪明人。”

“嘁。”

“讲讲看,说不定我能帮到你。”

“没什么。”我淡淡答道。

“不是跟男朋友吵架了吧?”

我失笑,“你以为我是中学生啊,跟男朋友吵个架也值得心情不好?”

“那是什么,你不肯说我怎么知道?”

“你不是自称聪明人嘛,还有什么不知道的?”我故意讽刺道。

“在你面前,再聪明的人也将变成一个傻子。”他突然换了一副腔调,凝视我,低声缓缓道;“你的眼睛,仿佛能看透我的内心。”

我一惊,随即笑出声来。他说这话时的神态和语气都十分娴熟,虽然情真意切,却活脱脱像在演戏,私下里不知练习过多少遍的台词,估计他也知道自己演技好,以至于遇见个女人就忍不住想要卖弄一番。

“你笑什么?”他不满地问。

“没什么,你继续。”我强忍笑意说。

“算了,跟你真没什么可说的,就没见过像你这样不解风情的女人,可怜我的一片真心……”他故意做出无可奈何满腹委屈之状,惹得我又想笑。这才晓得,为何他身边总少不了女人,我想绝不仅仅是因为他那张漂亮面庞的缘故。

至此,方才感觉心情真正好了许多。

也该好起来了,免费吃了美食,喝了好茶,又有一个极富幽默感的英俊男人相伴闲聊。再不开心的话那可真是不懂得知足了。

我问他:“你知不知道一个周韩画廊?新开的,在使馆区那里。”

他想了想,“是不是周一民开的?”

“不知道,我只晓得一个姓韩的经理,好像叫韩……”我翻出手机通讯录,“是了,韩伟平。”

“韩伟平?”他沉吟片刻,问我,“四十岁左右,瘦瘦高高,挺傲的一个人?”

我忙点头,“是,那人确实很傲气。”

“那就是了,他是跟着周一民混的。好像前些日子是听人说过,周要开家画廊。怎么,你去过?”

“唉,别提了,本来是一个朋友介绍的,下午去了一趟,可惜人家的门槛太高,没瞧上我。”

“为什么?”

“还有什么,嫌我是临江艺术学院的呗,说他只知道八大美院。”

“你理他呢,这话是那姓韩的说的?”

“是的。”

他轻笑起来,“连一天大学校门也没进过的人,居然还瞧不起别人。”

“是吗?我看他长得还可以呢,一表人材。”

“那也是周一民带着他混的,不过周倒真有些背景,以前做房地产,开个画廊也是纯属玩票的,估计全交给姓韩的了,他自己根本不会过问。”

“那画廊布置得品味倒真不错,地段也好。”我回忆着,“只是,很奇怪,展厅负责的是个艳女,完全不搭调。”

“周一民这人品味不俗,世家出身的,见过些大世面。你说什么艳女?”他来了兴趣。

“就是周韩画廊里,有个长得很漂亮的女人。”

“哦,是不是很像妲己?”

“妲己?”我仔细想一想,“的确有点那个意思,狐狸脸,讲话又嗲又腻,挺妩媚的。”

他脸上露出暧昧的笑来,“她是姓韩的情人,走哪儿都带着。在外面,人人称她妲己。”

“是吗?”我很意外,“难怪呢?我觉得她不像普通的展厅接待员。不过,他眼光不错,那女人真挺漂亮的。”

“嗨,这种女人,外面多得是,只要有钱,一抓一把。”他语带嘲讽。

我却没再接话,感觉自己似乎不适合同他讨论这个话题。

我沉默着,心里忽然觉得一阵悲哀,无论到了什么时代,男人都还是将女人视作玩物吧。像妲己这个名字,隔了上下几千年依然适用,世间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女人,美艳不可方物,令男人沉迷,然而也为他们所鄙夷。

那么,究竟是这些女人自己不珍惜自己?还是男人实在太可恶呢?实在是不得而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晚了,上午有点事情,抱歉。

18

18、(十八) 。。。

饭毕,叶砚送我回家。

依旧是灯火璀璨的城市之夜,依旧是长河一般的滚滚车流。

坐在车上,看着窗外这景致,也不知怎么回事,我突然就很想聊天。

于是,我开口问他:“为什么有钱人都喜欢开宝马?”

他转头看看我,“为何会这样问?”

“只是觉得奇怪而已。”

“也不是全部都开宝马。”

“是,还有奔驰。”

“不止这两个,名车有很多。”

“我只认得这两种。”

他笑起来,显然我的回答令他觉得很有趣。

我又问:“是它们的确非常出色还是大家都随波逐流?”

“我想应该是后者。当然它们也确实是很好的车。”

“但你刚才说了,名车有许多种。”

“是,有很多确实比宝马更好。”

“然而人们还是首选宝马,当他一旦有钱的时候。”

我示意他看前面行驶的两辆车,清一色的蓝白相间小方格标志。随后,犹如神助一般,又一辆车从我们身后快速超了过去,身型高大的城市越野,然而还是挂着同样的标志。

他一边摇头一边笑,“你想说什么?拐着弯骂我俗?”

“岂敢,我可没这个意思,只是好奇。”

“好吧,那我就满足一下你的好奇心。世界上名车的确很多,无论性能还是设计方面宝马都不是最顶尖的,但是在中国,奔驰和宝马较早进入市场,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刚开始有钱的人,在买车时首选宝马或奔驰。原因很简单,希望别人知道他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有钱人了。”他非常认真地回答,声音和缓,吐字清晰,简直像是在答记者问。

我含笑点头,“是了,就像香港的富人一定要拥有一辆劳斯莱斯一样,代表财富和地位。”

“对,同样的道理。不过,你还知道劳斯莱斯?”

“小说里看来的。只知道名字,不认得样子。”我老老实实地回答。

他听了又笑起来。奇怪,我有那么可笑吗?

我再问:“那么,你之所以开宝马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当然。其实我并不喜欢宝马,但是它在生意场上有用,有时候足以证明你的实力。”他瞄我一眼,“是不是觉得我是个俗人?”

“人生于三界之中,食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谁能免俗?再说,俗有什么不好?如今,俗可是代表着财富。”

他再看我一眼,“你的确很特别,很少会有像你这样看得开的女孩。”

“能看得开是一种福气。看得开才能放得下,做人那样苦,如果凡事都放不下,还怎么活?”我说。

“可是世上真正能看得开的人太少了,多半人都不得不为俗务缠身,终日蝇营狗苟,驱去复返。”他叹道。

“其实说到底又能怎样呢?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我强调,“当然,我只是这样说说罢了,我自己也不过是个俗人,不然,也不会身处此地,追逐名利了。”

叶砚听完倒是沉默了半天,也不知道我这话触动了他哪根神经。

前面突然开始堵车,远远望去,一长串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车子都停在那里,动弹不得。

我们的车也随着前车缓缓停步。

我伸伸腿,“糟糕,不知要堵多久?”

叶砚探头朝外看了一下,说:“估计是哪里又出了事故。你累不累?可以把椅子向后靠靠,躺着歇一会。”

“哦,不用了,这样就很好。有没有音乐?放来听听。”

“里面有碟,你自己找。”

我在格子里翻了一会,找出一张邓丽君的怀旧经典光碟放进音响,车里立刻响起熟悉的旋律: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也许认识某一人,过着平凡的日子……”

那歌声温柔甜美至极然而又透着股说不出的悲凉,恍如天籁。

“你也喜欢听这些老歌?”我问他。

“我是个怀旧的人。”

我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你?怀旧?哈。”

“奇怪,为什么你总不相信我?难道我给你的印象真的很不堪?”他面露微笑,转头问我。

我摇头笑而不答。

我想起任蓝,想起他曾经那个宝钗般的女友,又想起那晚在酒吧见到的明艳女郎,心中只觉得讽刺。

一张邓丽君的碟已经听了两遍,前面的车还是纹丝不动,前后的车流中开始有人不耐烦起来,嘀嘀地鸣笛声远近呼应,响成一片。

我虽然没说什么,却也忍不住挪动一□子,再揉揉因久坐而酸痛的腰。

叶砚倒是很沉得住气,坐在那里一语不发,只偶尔用手指轻叩几下方向盘。我发觉这是他一个习惯性的小动作。

“你倒是很能吃苦。”他忽然夸赞我。

“你怎么知道?”

“堵了这么久,也没见你抱怨一句。换成别人,早就叫苦连天了。”

“这也叫吃苦?坐在宝马里开着冷气听音乐。如果这就算是吃苦的话,那我可真要谢天谢地了。都不知捱过多少比这苦得多的时候。”我感叹。

他侧过身来,轻声问:“比如?”

我反问他:“以前在学校时出去写生,难道不比这苦?还有,再早一点,高三外出考专业试,岂不更苦?”

他笑起来,“那倒是,考试时都是坐最烂的绿皮车,买不到座位,铺上报纸睡在地上,只能住得起地下室,几十个人一间的大通铺,不知道多少蟑螂和蚊子,咬得满身是疱……”

“我们那时为了省住宿费,都是买夜里的车,在车里胡乱困一晚,第二天早上精神抖擞地去学校报名考试,考完再赶紧买票,连夜坐回去。”

“其实到大学写生时已经好多了,不过住得还是差。对了,你们那届也是去那几个地方吗?”

“不然还有哪里,咱们学校那帮先生能有多少创意?……借住在老乡家里,女生楼上,男生楼下,夜里不知从哪跑来只老鼠,吓得全体女生一起尖叫。”我想起往事,不觉笑出声来。

他也兴奋起来,“我们那会儿才有意思呢,在皖南的时候,忘记是谁了,找老乡买了条蛇,挺大一条,不过是无毒的,拿着去吓唬女生,吓一个晕一个,哈哈……”笑得像个调皮的孩子。

“唉,你们也太坏了吧,损人不利己。”

“男生嘛,还不就以欺负女生为乐。你们那会儿在皖南呆了多久?”

“两周,几个村子都跑遍了。刚去的时候,真是惊诧,怎么会有这么美的风景?恨不得生出四只手来,好能多画几张画。”

“徽派建筑确定比江浙保持得好,可能因为多在山区吧。我那时一开始还画油画,后来发现太慢,一天画不了两张,干脆全用水彩,倒是记录了不少风光。”

“是吗?那还是你聪明。我就没想起来用水彩,只是每天像傻子一样拼命画,早上五点就偷偷爬起来,去村口画完一张再回来吃饭。晚?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不是不爱你 倒序 正序

《不是不爱你》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