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乱事》 第28章

凄凉的笛声在长江上空飘浮,如泣如诉。

两岸死一般沉静。

有人说长这么大还没有吃过长江的鱼呢,于是偷偷瞒着长官下江捕鱼,然后在附近比较隐蔽的地方烧上一堆火,一边喝着江南的小酒,一边啃着鱼头。

有人却把写家书(其实就是遗书)作为头等大事,写了又撕,撕了又写。小赛q道:“用得着这样劳神吗?”回答却让小赛q心酸不已:“也许这是最后一封家书,还是写好点,留给家人作个纪念。”

还有一些人冒着杀头的危险流连于烟花柳巷。

赌瘾冲的,盯着骰子就像盯着一个即将永别的情人,难分难舍。

人人都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着最后的快乐。

决战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来得突然。战局也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令人失望。

国军对那支神奇的队伍进行了疯狂的狙击,可还是无济于事。很快小赛q他们镇守的第一道防线就失守了。没过多久,第二道防线也濒临崩溃。

那个男人在南京下达了死命令——把从第一道防线溃退下来的士兵和预备队组成第三道防线,无论如何也要打退共军的进攻!

第二道防线崩溃后,战区司令部改变了作战战术。他们织织起一批又一批敢死队试图夺回第二道防线。效果是有的,至少影响了共军攻打第三道防线的速度,赢得了短暂的喘息时间。

小赛q此时就躺在第三道防线的战壕里,随时准备着再次投身于战斗。敢死队固然勇敢,但在共军强打的火力面前无疑是飞蛾投火,有去无回。

场面之惨烈,令人触目惊心。

上百里长的第三道防线最终还是被炮火夷为平地。胜败就像和尚秃顶上的疮疤,再明显不过了。

为了延缓共军攻打南京的时间,党国的残军败将还在进行最后的垂死挣扎。说准确点还谈不上挣扎,是去送死。用士兵的鲜血换取党国要人们逃跑的时间。

有人大叫:“他们一走了之,我们怎么办?”

“委员长抛弃了我们这些出生入死的弟兄!”

“党国出卖了我们!我们像牲口一样被出卖了!”

“……?!”

群情激愤,却无路可逃。

最后的战斗开始了。

剩余的部队被编为几个梯队,轮流冲锋。第一批死光了,第二批又上。

直到阵地上最后一个人倒下去。这场战争才会结束。

小赛q被编入最后一个梯队。这就意味着他是这场决战中最长寿的人之一。

小赛q不想去送死,可这由不得他。许多人因为拒绝执行命令被就地处决。横竖都是一个死字,还是像个军人一样倒在战场上吧。

下载

敢死队员通过电台了解到党国很多军人都投降了。和敢死队员一样无路可逃指挥官们咬牙切齿地骂个不停:“耻辱,真是耻辱!”

小赛q想,我倒不怕耻辱,只可惜我没有在那些部队里。这样至少还有那么一丁点儿希望去完成朋友的重托。现在一切都完了!

当小赛q从指挥官手里接过一百个大洋时,长官说:“神枪手,多干掉几个,将来蒋委员长会为你报仇的。”

小赛q一点儿也不在乎什么报仇不报仇的,此刻令他心急如焚的是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去冀中平原为沙玛阿妞和连长的妻子修坟筑墓了。他知道高个子不会瞑目,连长不会瞑目,自己也不会瞑目。可是,托谁呢?这些人都和他一样不久将战死沙场!

斟酌良久,小赛q找到一个算命老先生,请他写了这么一张纸条——看在抗日的分上,请将来发现这张纸条和这一百大洋的好心人为抗日女英雄沙玛阿妞和连长之妻黄氏修坟吧。记住,去冀中平原,那里是她们牺牲的地方,拜托了……

小赛q把纸条把大洋放在一起,然后用绸布裹起来。放在哪里呢?这倒是个问题。最好的位置当然是前胸,抬尸的人一眼就能发现,但也是最不安全的地方,因为他前面会有无数条火舌等着他,如果被打飞、炸散了怎么办?放在其他位置吧,安全系数相对要高些,可又不易被人发现。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放在前胸。

小赛q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花高价弄到一个橡胶盒,把包裹放在里面。

小赛q如释重负。他想,终于完成了平生最值得做的一件事。就算是心如铁石的人发现它,也会为之感动的。对此,他深信不疑。

死神越来越近了,剩下的时间屈指可数,当冲锋号一吹响,这辈子就这样结束了。妻子不会有了,孩子不会有了,家也不会有了,一切都像梦一样来,梦一样去,不会留下一丁点儿痕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感谢佛祖这么多年来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小赛q五体投地,伏在地上久久不起……

最后的冲锋打响了!

每个人身上捆满炸药,脖子上挂着辣椒串似的子弹奋力往前冲。每个人的眼睛几乎都是紧闭着,不需要瞄准,不需要躲避,这不过是一种死法——军人的死法。人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希望老天长眼睛,一颗子儿就能使自己永远睡过去。

小赛q想远离身边的每个人,抗日以来从来没有作过假的他这一回耍了个心眼——他身上捆的不是炸药而是橡胶盒子,为了防止其他人身上的炸药中弹爆炸后殃及盒子,他想从人群中挤出一点空间和距离。

人多路窄,连侧身都困难。可小赛q依然执著地不肯放弃。这时身后一双眼睛像鹰眼似地盯着他,每个军官最痛恨的莫过于逃兵,哪怕就是一点蛛丝马迹的外露也会让他们起杀心。

小赛q觉得头部被什么东西重重地击了一下,眼前一黑,轰然倒地。

第二十六章 枪口下的和尚

一场暴雨洗劫了战场。

不知是血溶于水还是水溶于血,它们朝着长江的方向不分彼此流啊流。雨似乎恨不得把堆积如山的死尸里所有伤口上的血都冲刷干净,甚至把整个战场上炮火留下的伤痕都抹掉。可是血流啊流,没有尽头……

一具快要被雨水淹没的尸体动了一下。一个霹雳在树梢上炸开了,耀眼的光芒中,这具尸体又动了一下,无力地眨了一下眼。

原来这战场上还有一个死而复生的人!又一个闪电划过——原来是多灾多难的小赛q——他的躯体还活在人世!

小赛q本人也对这一戏剧性的结局深感惊讶。抓了把脸,不错,是自己的;摸了摸盒子,不错,也是自己的;不行,还得试试,他突然记起自己是被击中头部后才失去知觉的,于是当头就是一掌,天呐,他痛得差点又昏厥了过去,看来毫无疑问,头也是自己的了!

小赛q证明自己不是鬼是人而且是蔡子“死”了以后剩下的那个蔡壳,于是谢过佛祖之后,被血水推着向远处慢慢爬去。

等小赛q再次醒来,已是雨过天晴。一束阳光斜射在窗台上的花蕊中,几只蝴蝶围着花儿飞来飞去。四处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小赛q以为自己来到了极乐世界某个专门供神仙修身静心的地方。

“咚——”

“咚——”

“咚——咚——”

是钟声!

清脆、悠远、飘逸,像一阵暖风缓缓拂过面庞似的令人心旷神怡。

“阿弥陀佛,施主醒了?”一个老和尚站在小赛q面前。看到小赛q惊愕的表情,老和尚解释道,“老衲法号慧能,是本寺的方丈,施主无需紧张。”

小赛q想,看来老和尚好像识破了自己的身份,于是问道:“大师,我怎么会在这里?”

慧能方丈道:“阿弥陀佛,一个远行归寺的弟子在城外救了施主,——云戒,过来见过施主。”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无恙,小僧就放心了。”叫云戒的僧人对小赛q行了个礼。

“谢谢云戒师傅救命之恩。”小赛q抱拳还礼道。

云戒把碗中的药递给小赛q。方丈做了个手势,云戒退出房门。

慧能方丈:“施主的伤不是一天两天就好得了的,就在本寺安心养伤吧。”

小赛q:“大师,听您的意思,我是在城里——是南京城吗?”

慧能方丈:“不错,南京城。”

小赛q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慧能方丈:“虽然是南京,可你在我的寺里,安心休息吧。”慧能方丈话中有话,好像不仅知道他的身份,而且还有保护他的意思。

小赛q还是不放心,他试探道:“大师,恐怕留在寺中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我还是走了为好。”

慧能方丈:“现在全南京城都在搜捕国民党的残存势力,你出去恐怕不是明智之举。”

隐瞒身份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小赛q直截了当地问道:“大师,共军是什么时候占领南京的?”

慧能方丈:“昨日下午。”

小赛q:“唉,恐怕南京的百姓又遭殃了。”

慧能方丈:“施主错了,对百姓来说现在比战时好多了。”

小赛q:“共产党没有烧杀抢掠?这倒是奇怪了!”

慧能方丈:“我没有听说,也没有看到——其实共军没有你想象中那样可怕。不过,这段时间最好还是不要露面,现在有人蓄意搞破坏,败坏共产党的形象,扰乱和平过渡,局势还是很乱。有些话,以后再说吧——哦,对了,你的东西我会为你保管好的。”

小赛q的伤势渐渐有了好转。头上却留下一块碗口大的伤疤。时至今天,他还是搞不清自己是被什么击中的。这倒不是因为他生就没有记性,确实他根本就没有弄明白。对于这问题,他问了替他疗伤的慧能方丈。慧能方丈一脸惊讶:“用枪柄砸伤的,施主不知道?”

原来是这么回事,小赛q终于明白自己九死一生,侥幸活下来的原因了:一定是自己因为保护橡胶盒子左冲右突时被身后的长官误认为是有逃跑动机,想开枪,可人多怕伤及他人,于是冲上来照他脑袋上就是一枪柄。

“感谢佛祖再次救我。”小赛q跪地向佛祖叩拜道。

慧能方丈:“阿弥陀佛,原来施主也是信佛之人?”

于是小赛q把一家两代人虽然不知佛祖为何物,但每求于他都如愿化险为夷,因此对其推崇至极的陈年旧事细细对方丈说了。

方丈肃然起敬:“阿弥陀佛,我佛慈悲只佑慈悲之人,我佛佛法无边只度善心无边之徒,岂莫善哉,岂莫善哉!”

小赛q又向慧能方丈详细讲述了自己受高个子和连长之托,一心相遂友人之宿愿以及一次次死里逃生的神奇经历。

心如止水的慧能方丈一脸惊愕。

小赛q以为慧能方丈不相信自己,于是要求慧能方丈把橡胶盒子拿过来看看。

纸被血水浸透了,水分蒸发后几行字躺在一片污渍之中,依稀可见。

慧能方丈老泪纵横,双膝跪地失声道:“请蔡施主受老衲一拜。”

光阴似箭,小赛q在寺庙里一呆就是七个多月。现在身体完全康复,外面的风声也稍稍平静下来。应该离开了。

他向慧能方丈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方丈沉吟半晌,捋着长须说:“蔡施主,老衲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小赛q:“大师有什么话尽管说。”

慧能方丈:“时运兴衰乃天定,躲是躲不过的,施主说呢?”

小赛q:“方丈的意思我懂,可是——”

慧能方丈:“俗语云‘鸟择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乱世乱事 倒序 正序

《乱世乱事》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