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炮灰奋斗史[清]》 第199章

至于前明皇室的事情距离他已经很远了。

别说他没本事管,就算有,崇祯帝之后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朱氏血脉,早就不是最开始的血脉。

江南这一边得知了朱三太子被杀,自然不少人慌张起来,有太多人还是心向着前明。

现在的皇帝毕竟是异族,被异族统治,一些人自然心有不甘,这一不甘,自然就留恋起前朝来。

皇帝放在江南的钉子就动了起来,趁着这次机会,李家和曹家闻讯而动,查出不少家里怀念前明的书籍的人家,也出现了赫赫有名的文字狱。

一时之间,整个江南的文人如风声鹤唳,就连报馆也小心翼翼起来,就怕不注意的时候,报纸被人抠了字眼跟前明搭上关系,那可是会引来灭顶之灾。

文字狱一案,弄得江南人心惶惶。

可京城那边却是丰收之季,一船又一船的银子被拉到天津港口又迅速被送进京,这些银子很快又进入户部。

每日里看着装银子的马车进入户部,是不少人看着流口水,有些有幸参与进去这一次盛事的人,立马就感到户部想要分钱。

可这些银子都到了四爷手中,哪那么容易分钱的,毕竟所有赚的银子都没有折算过来,等着上好之后才能够剔除成本用来分红。

随即四爷又跟户部要来了账本,哪些欠了银子的,他得有个准备,回头分红的时候直接让这些人还账。

不然的话,回头银子到那些人手里,再想抠出来可没那么容易了。

等到五月份所有的船都回来了,虽然也遇到不少暴风雨,一些船受到的损失,好在这部分损失很小,只是一些布匹跟茶叶受潮。

这一部分晒一下又低价出售,倒是多少挽回了一些损失。

可以说是这一次前往倭国,那真算是大赚了一笔。

倭国那边土地贫瘠,自己所产的如同布匹和茶叶之类根本无法满足倭国本国的需求,再加上那边银价贱,可以说这一次运过去的稍微一匹好点的布就能够卖出个好价钱。

就算那些麻布平民百姓也是抢着要。

最主要的还是带给僧人的佛经以及佛衣,这边的僧人可真是富裕,这些佛经跟佛衣就跟不要钱似的往回搬,前往倭国的人可算是见识到日本那边的豪爽。

不在乎银子又豪爽的客人,他们自然喜欢。

一百多艘船的货物,倭国一下子吞下去容易,可消化就没那么快了。

四爷大概知道要再来这么一批货,运到倭国去也没有这回的效果好。

所以就打算先给倭国留一些时间,过个一年半载再去宰一刀。

他吃了一大块肉,余下的时间总得给别人留些汤。

等到最终的分红盘算出来之后,四爷才公部出去,一时之间户部那个小院子顿时挤满了人。

起码有上百个人挤到一个院子里,院子都快挤爆了。

四爷看着不行,直接另找一个空旷的地方,这地方就选在了红水坑那个拍卖会大厅,那里足够大,可以容得下上千人。区几百来个人还是小意思。

当然去红水坑拍卖会时,四年没有忘记让户部的人跟上去收账。

八爷难得跟四爷默契的合作起来,毕竟这一回可是两人冒脸的好机会。

收回了银子,户部可就好过了。

红水坑最低洼的地方是一个蜂巢模样的建筑,这里算得上是京城最大的购物中心,聚集着全京城最稀奇,最新鲜,最好玩的东西。

许多新鲜花样,基本上在别处找不到,可这里都能够看到。

洪水坑的其中一个建筑只有两层,一进去就看到一个大厅,这个大厅非常广阔,人进去都显得自己很渺小。这里平日里都是举办拍卖会所用,有不少人可是这里的常客,没少来这里参加拍卖会。

四爷可没有将银子都搬来,公告发布之前,就直接存到京城的银行里去了,然后拉了两箱银票过来,当场发银票。

拍卖会场上,高台上摆放了一个长桌子。

四爷跟八爷被请了上去,还有两个户部的官员也跟着坐了上去。

这其中一个人就是户部尚书凯音布,另一位户部的二把手——户部侍郎。

户部侍郎一览下方脸上都露着激动之色的众人,开口,“这一次航海,总共带回来三百四十八万两五千三百二十一两银子,可以说完全超过了预期的利润。”

下方的人一下子轰动起来,投资了一百万两,这一下最起码翻了三倍!

下方顿时传出嘈杂声,交头接耳起来,不少人激动的搓着手,盘算自己能分到多少两银子。

“按照每家公司出具的比例核算,扣除成本,就是各家的分红,当然分红并不是说全发还得扣出一部分作为投资,这第一次分红也只是给大家增加信心,以后就没这么麻烦了,每年年底时都会将分红分到各自的公司账上,再由你们公司自己内部来分。”

随后又介绍了两位皇子,又指着凯音布说,“丑话说的前头,咱们这位户部尚书可是在等着呢,回头分了钱,记得将户部的帐给填上,都等着米下锅呢!别舍不得,这头一次是万岁爷跟两位贝勒爷开恩,等下一次,不可能再有这种好事,凡是欠户部钱的人,都一律不准参与。”

一听说只要户部欠帐没有清,就不能参与到这种朝廷拉头的好事,不少原先还盘算着赖账的人,顿时打住了这个想法。

有那投的多的人盘算着分红足够还钱了,有些投得少的人也盘算着要是分红不够,就从自己添一些,总不能下次被这些人找到借口,将他踢出去。

当然还有一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欠的太多了,根本舍不得往里面填银子。

四爷就预备着这种事,凡是分红之前叫到一家公司,都得先看看这家公司的投资人当中有没有欠户部银子的。

只要有一个欠银子的都先去理清到底欠了多少一部分,将欠得银子扣除之后,在将余下的分红交到这公司每一位股东手中。

为了防止一些人捣乱,大门都被关住了,由外面人锁着。

拍卖会外边还围了一圈士兵,就是防止有人出去。

四爷是打定了主意,不管怎么说这一次都得将户部的欠银给收回来。

八爷那边自然是乐的配合,反正这种得罪人的事情是老四干的。

他顶多是就等着收银子,这段时间,八皇子可算是受到太子那边的打击,就连大哥也有些怀疑他,并没有直接来帮他。

八爷着实艰难,顶着压力好歹收回来了这些银子,在汗阿玛那边露了脸之后才感到有喘口气的机会。

以往他跟在大哥身后,觉得太子没什么了不起,可这一次直面太子之时,八爷才知道是高估了自己,面对太子的打压,他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就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太子就算是失去了汗阿玛的宠爱,可底子还厚,不是他目前可以抵挡的。

上一次以身试法,让八爷碰了个钉子,着实安静了一段时间。

原本还担心户部欠帐催不上来,惹得汗阿玛不高兴。

可没有想到老四这边会不计前嫌送来一桩功劳。

平白得来的功绩,八爷自然高兴,他还以为被调离到户部,这个海上贸易的功劳就跟他无关了,想到这里,八爷看老四的目光都带着暖意。

红水坑这边一边拿到大笔分红,转眼又交给户部,不少人心抽抽的疼。

用那不欠户部银子的,比如商人和皇子,那才是真真正正的乐开了花。

这一次十五十六两位阿哥也过来了,接过三哥分给他们的三万两银子,一时之间两人乐开了花。

没想到投了一万五千两,这一转眼就拿回来三万。这还不是一个人三万,而是每个人三万元,可以说是翻了个倍。

两位小阿哥凭借着借来的银子,翻手就白得了一万五千两,怎么会不高兴?

然后又拿眼睛寻找十三哥,欠十三哥的五千两他们可没忘了要还。

至于欠小四嫂的一万两,回头交给四哥,让四哥给带回去就是。

对了,这钱借过来也有一段时间了,该给多少利息呢?

两个小阿哥想到这一点,立刻头挨着头盘算起来。

十三哥虽然说没有小四嫂那么大方,可好歹是哥哥,得多给点利钱。

一时之间,两位小阿哥那是财大气粗,打算还十三哥六千两,小四嫂一万一千两。

两个人都多给一千两,看他俩够大方吧。

十三阿哥并没有参与到这一次航海贸易中,自然也就没有过来,两个小阿哥扫了一眼之后,发现没看到十三哥,又将目光定到台上的四哥身上。

没看到十三哥,先将四哥家的银子先还了。

大厅里忙得乱糟糟的,都在盘算着自己该分到多少银子,又该交还给户部多少银子。

忙中出错,户部也有疏漏的地方,直接给了银子没来得及查账。

有些人领了银票之后想趁机溜,结果发现大门都被人从外面锁住了,想溜也溜不掉,只能气咻咻地躲在人群中。

大概到了下午时分,大多数人都将户部欠帐给还了,看着小可爱就这么远离,不少人欲哭无泪。

这一次四爷也太鸡贼了,竟然关着大门不准他们离开,他们也没办法说没有银子还,毕竟刚到手热乎乎的银票还揣在怀里。

连个借口都没给他们留,摆明了是强押着他们还账。

眼看着大部分人都还了,还有那么一小撮人躲在人群中,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那还了帐的人也不想在这里呆了,实在是太痛心了,损失了那么大一笔银子,没摸到手也算了,摸到手之后又交上去,实在太糟心了!

不少人银票交上去后心疼的捶胸顿足,可是都无济于事,都盯着呢。

眼下交了欠钱之后也不耐心呆着了,发现大门锁着,直接吵着嚷着要离开。

而另一边户部那边收帐的官员们也统计好,将还没有还账的名单交了上去。

藏在人群中的某些人眼皮子一抽,瞬间有不好的感觉来临。

果然凯音布直接不给这些人面子,将还欠钱没还的名字一个个都念了出来。

反正有四爷担着,凯音步也不给这些人面子,这些人既然敢做得出,也就不要怪他将这些脸面全都撕下来。

做老赖就要做老赖的准备。

果然,这个名字一个个念出来,不少人老脸通红。

凯音布到底没将最后一块遮羞布都扯下来,读完名字之后,紧接着说了一句,“之前我们户部的官员太忙,大概将几位给漏下了,麻烦几位赶紧将欠款给清了。”

虽然将责任担在了自己身上,可是话里的意思谁不知道呀?

不过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出来,原先还躲着人群中想要逃过一劫的七八个人,立即灰溜溜的走出来,到户部官员面前。

好在这些官员仍然跟之前一样神色,到是让这些人心情好了一些,他可不是要欠钱,是之前户部将他的名单漏了,他还以为自己交过了呢!

这种阿q的精神胜利之法,想多了,以为真实事实就是他们所想的那样,一个个表情全都坦然起来。

等待所有人清了帐之后,户部的官员高兴,毕竟总算是将一些积年旧帐给收了回来,户部也头一次有了这么多的收入。

欠灾民的赈银,欠八旗士兵的响银和禄米总算是能够发了,虽然不能将往年的都补上,但至少去年的可以补上。

何况这一次航海贸易也交了税,还是?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清穿同人)炮灰奋斗史[清] 倒序 正序

《(清穿同人)炮灰奋斗史[清]》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