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阳表现出惊讶的模样,就像是原本只是随口一说,突然发现这些人是来真的一样,他脸上慎重起来。
“我看江南那边文社开报馆都找盐商出钱支援,我们要开报馆先期得有一大笔钱买字买排版印刷机,这是少不了的,至于报馆地点先期先凑合,以后有钱了再整个好地方。这京城的富人肯定不少,我恰好认识一位,就是时常在我们报纸上打广告的那家。你们要是同意,我可以跟对方商量一下。”
让文人拉下面子跟商人同流合污,不少人过不了心里那一关。那岂不是说这报社也有商人一份?
不少人顿时沉默了下来,看得出心里还是不甘愿的,张绍阳像是看出这些人心里所想,又继续说:“这人到没有其他要求,就是想在报纸上给他留个广告位,广告费只出别人的一成。若是以后我们能将这笔钱还给他,那么广告费还是跟其他商人一样竞争。而且报馆报道内容都归我们管,他没有权利干涉。”
这个条件岂止是好,而是太好了。
“那个商家愿意?这明摆着对我们有利。”有人狐疑的问。
张绍阳苦笑一声,然后拍了拍旁边那一沓往期的报纸,“你们也不看看咱们这几期的报纸,上面的广告哪个不是跟总编拉过关系,这广告位都快成了总编自家的了,早先那几家支撑咱们家报馆的商户都被挤了出去。这些人自然不愿意,就想办一家自己的商报,但是这些人又不懂怎么办报纸,便想着先投钱支持一家,等摸清办报纸的流程后再自己办。”
简单来说,就是打算借鸡生蛋。
只是这个方法对于两方来说都有利,报馆这边解决了先期资金,度过了最开始的开头万事难。而商人那边也没有损失,只是借出去一笔银子,后期还会还回来。这期间还能得一个只需出一成费用的广告位,附赠办报纸的流程,怎么算都有利。
但其他人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们能办报别人自然也能办,以后要争夺报纸的市场份额自然是各凭本事。
“那要不就试试?”有人看了一眼周围的人,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第47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47)
冯翔一拍桌子; “试就试,怕什么; 要真失败了,大不了重新再来!”反正也不要自己出银子。
旁边一群人被他带动起情绪来,拍着桌子嚎叫着道,“是啊; 要真失败了,大不了给别的报馆投稿,我看那些投稿的人赚的比咱们这些拿死薪资的还要多!”
听着一群人激动的起哄声,张绍阳忍不住在心里给冯翔竖起大拇指; 干得好!
冯翔接没接收到这信号不知道; 反而因为其他人的鼓励思如泉涌; 脑子里灵光不断闪现; “既然开报馆; 就不能跟晨报做一样的内容; 没有邸报咱们也拼不过晨报; 只能出奇制胜; 干脆专报不平之事,再向外界收一些话本稿件; 这些才是老百姓喜欢的。至于严肃的话题; 还是让晨报来干吧!”
张绍阳觉得冯翔真是个人才; 跟上面的提议不谋而合; 按照上面的意思; 他这另开的报纸专门报道一些小道消息; 上到百官内宅下到民间趣闻,只要有话题性,能引起老百姓的兴趣,都可以报出来。
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惹到惹不起的人身上,简单来说就是挑软柿子捏。
“那就说好了,这几天我去找那位商人商量,等报纸的刊号审批下来,买来印刷机,我们再辞工。”
“好,就这么说定了!”
一群十来人非常激动的拍手约定。
众人又坐回原位,没多久一伙外出跑新闻的记者路过编辑室门口,一群人说到兴奋处还手舞足蹈。
屋里留着的人对了对眼色,既然准备另起炉灶,那挖角也该提上行程了。
张绍阳按住其他人,先往隔壁的记者是走去,里面的人聚集在一起还在谈论着。
偶尔传出“抓到”“庙地下密道”“还有位小公子”等等话语。
张绍阳敲了敲门,里面立即噤了声。
他露出和熙的笑容,“都在谈论什么?”
有一个二十六七岁青年站出来回答:“今天南城药王庙那边有孩子被拐,后来出现了一位侠义之士帮着追查,结果查到在药王庙下被人私挖了一条密道,那些丢失的孩子都被迷晕藏在密道中。”
这人是张绍阳的本家叫张廷璐,同样是姓张却比张绍阳家境好不知道多少。
张廷璐的爹乃是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大哥是翰林院侍读学士,二哥去年中了进士如今在南书房当值,他自己也不负众望考取了秀才功名。
因为身份显赫,和其他人气质格格不入,一入报馆,身份很快就被扒了出来。
不过他为人处事很周到,待人的态度也很舒服,没有官家子弟的坏脾性,来到报馆没多久就与其他人混熟了。
因为报馆里姓张的只有张绍阳和他,作为本家自然更亲近些。这个时候他才会站出来,回张绍阳的话。
“那可好,你们也找到好几才可以报道。对了,你们刚才说被拐的还有一位小公子?”
“是的,那位小公子细皮嫩肉眉目清秀,一看就知道是好人家的孩子,也不知道京城谁家的公子丢了?”这次不是张廷璐回答,而是他旁边的一位年轻人插嘴。
旁边有人道:“肯定身份不凡,没见顺天府小心翼翼的将人带回去了吗?”
“好了好了,都别说了,赶紧赶稿,争取明天将这件事报出来,这种行侠仗义的事得多多报道。”
见这些人都坐下来开始忙自己的事儿,张绍阳也没有继续打扰,转身回到了编辑室。
回去后将听到的事情一说,一群人捶胸顿足扼腕叹息,为什么当时在场的就不是他们了?
傍晚这条新闻的稿子被总编打了回来,顿时让整个报馆的人都哗然起来。别说记者室,就连编辑室的人都不敢相信。
“这种新闻也不给报,那我们还出去跑什么新闻?”
有人恨恨的踢了一下桌腿,“这不准报那不准报,在哪里是报馆,分明就是溜须拍马的地方!”
“凭什么不能报?这种正义之事就应该公布出来,引人为善!”
“听说那位被救的小公子是勋贵之后,之所以被拐也是内宅妇人斗争,那家知道当时我们在场,就派人来找总编将这件事压下去。”有知道内情的小声说出来。
这让一些人立时勃然大怒,有脾气暴躁的当即踹翻椅子,“这样做下去还有什么意思?老子不干了!”
“走,我也不伺候了,写了十篇稿子就没一篇给过!”
一群人发火很容易感染给其他人,有些人也想到这段时间受过的闷气,脑子一热跟着走人。
张绍阳他们很快听到这些人的话,忙过来劝慰让他们消消火。
“张兄,你不必再劝了,在这里做下去真没意思,以前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多有激情,想要一扫天下不平事。结果还没到半年,这报馆就成了一个缩小的官场,只要有背景有关系就可以压下一些报道,这里已经完全变味了。”有人将他拉到一旁,苦笑着说。
张绍阳连忙说,“别误会,我不是劝你留下来。”
此人顿时愣住,“不劝我留下来,那你拦着我是?”
张绍阳露出笑容,并向他扔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是我想邀请你来我的报馆。”
“你的报馆?”此人真的惊住了,完全没想到张绍阳拦着他是这个意思。
张绍阳点点头又摇摇头,“也不是我的,是我们的,一个可以完全自由报道的报馆。不仅有我还有编辑室的十几位编辑,我们觉得在这里做的没意思,还不如干脆组成自己的报馆,想报什么就报什么,现在只差记者了,所以我找你是想正式邀请你加入这个大家庭。”
这人没有当场答应,表示先考虑一下。
张绍阳点头,“正好报馆一些事还没准备好,你也别急着离职,可以多考虑一段时间。对了,能否帮我联络一下其他记者,问问有没有愿意跳槽的,我们报馆才开始组建,缺大量人手。”
“可以,这个我可以帮你问。”这人沉吟了一下,回答他。
听了他再答复,张绍阳又继续道:“我对之前拐卖那事很有兴趣,既然稿子被打了回来,那我能否向你邀稿。”
“邀稿?”这人来了兴趣,“你想在新报纸上发行?”
张绍阳:“是的,报纸刚开始,最好能有一个轰动性的新闻可以让我们的报纸一举成名。我不仅想要问你约稿,还想让你帮我调查清楚,那被拐的小公子是谁家的孩子?内宅争斗的过程,以及怎么避开府里的下人将一个小公子拐走,老百姓肯定对这种豪门隐秘的事感兴趣,我们报纸能不能成名就看这一次了。”
这人听得两眼发光,即使张绍阳说到“我们的报纸”,他也没有反驳。
这种报馆才是他想要去的,只是不知道张绍阳能不能保证他说的都是真的?还是看看吧,若他真能将这样的报馆办下来,他肯定会去。
张绍阳努力的招揽人手,而此时的敏宁也在赏灯会。
元宵节四爷有三天假期,昨日就和福晋一起去了畅春园游园灯会,把敏宁也被带了去。
园内的灯各式各样,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每一盏灯精美的都像是艺术品,从园头到园尾,红灯高挂,吸引着上百位女眷的驻足。
这些灯有些是宫里准备的,有些事女眷捐的的,敏宁也捐了几盏,是走马灯,转动起来时音乐响起,一小段高山流水伴随着马儿旋转如飞。
砰砰砰!
天空中传来几声巨响,不少人抬头望去,就看见那朵朵绽放的烟花。
那夺目的色彩,五彩缤纷的图案,牢牢的吸引住了人们的眼光。
敏宁也一眼不错的看着烟花,一瞬间恍惚有种时间错位,她还在现代的感觉。
错觉终究是错觉,很快敏宁就清醒过来,天上的烟花已经熄灭,不过远处京城天空又亮起来了星星闪闪的烟火。
“安格格,贝勒爷让奴婢来找你。”
就在敏宁望着京城那边方向的时候,有一位宫女来到她面前,向她福了福身小声说了一句话。
“找我?贝勒爷现在在哪里?”敏宁听老宫女的话,四处看了看,除了女眷就是各府的小阿哥和小格格。
“贝勒爷说他在清雅亭等您。”
“清雅亭在哪?”敏宁问她。
原谅她第一次来这畅春园,哪跟哪还真摸不清楚。
“请跟奴婢来。”宫女在前面引路,三两下就走到荒僻的地方。
眼看前方没什么人了,敏宁停下了脚步,警惕道:“你要带我去什么地方?”
宫女惊讶的停了下来:“自然是去清雅亭,安格格快跟我来,贝勒爷还在等着你,别让贝勒爷等急了。”
敏宁谨慎盯着她,见她一点也不心虚,反而镇定的回看她,她才半信半疑道:“那你等等,我得找个人陪我去。”
宫女虽然有些急,但还是同意了,“可以找人陪你,但是得快点,别让贝勒爷等急了。”
敏宁当即转头,去喊了碧影,随后又不放心,暗暗叫来小禄子让他悄悄的跟在她身后,要是真出什么事,也别去管她直接去找人求救。
还没走到清雅亭,就远远看见亭子里坐着一个人,正看着不远处的湖面。
这一路灯火通明,就算人再少,倒也不让人觉得害怕。
敏宁见到亭子里有人,?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