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风云再起 +花之芬芳人生》 第33章

重生之风云再起 正文 刺激(二)

章节字数:3549 更新时间:08…06…05 18:32

刺激(二)

评论分析得非常合理,但是丝毫不能减轻我心中的压抑。

评论上写,高中生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是追根究底的态度。

这其实是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事情的因果关系才会清晰,新的正确的结论才会产生。

“我总是喜欢问为什么。”爱丽娜在搞发明的同时,还去了丹麦收集民间口头传说,目的是想弄清楚,在二战如此残酷的时期,丹麦人为什么和怎样保护一部分犹太人免遭德国纳粹的种族灭绝屠杀。“光得到事情的结果是远远不够的,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文中分析寻找帮助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学生的经验不足,理论不深,在研究中往往会走弯路,因此,学生自发寻找专家的帮助就是一种规避研究风险的聪明举措。迈克尔花了3年的时间创作了第一部音乐作品后,打电话给匹茨堡一知名演唱组合的成员之一———汤尼?云的父母亲,请他们来观看演出。尽管两位因事没能到场,但还是把这部作品交给了汤尼。“汤尼写来了5页的信,告诉我哪儿比较好,哪儿差一些。”这对迈克尔以后的音乐创作帮助很大。

他们到是懂得应该如何寻找帮助,但是我们中国学生呢?愤恨中,我又咬起了自己的牙,中国的教育制度就没有鼓励过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基本上就是老师告诉你答案,然后让你自己记忆背诵。

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好,但是并不是适用所有人,或者对于低年级的小孩来说,应该打好基础,牢牢记住老师所教的知识,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多的应该是鼓励学生如何研究学习吧。如果说小学侧重的是对孩子收集材料、独立提问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到了中学,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则成为培养的重点。

但是这正是我们现在教育所欠缺的啊!

评论上指出兴趣、热情和毅力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兴趣的事不会长久,没有热情和毅力的人不能持久。“使我能持续写下去的是我有话要说。我从不为写而写。”纳沙说。“我一直对发明很感兴趣。”卡维塔说。而约翰则认为:“如果一件事对我是重要的,我就会全力以赴,并从中得到快乐。”

另外,对孩子们的思考研究持宽容态度的家长和教师的作用非常大。孩子毕竟是孩子,在研究时总会出错。此时,家长的宽容和教师的指导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否则,一棵刚刚破土的幼苗就有可能被扼杀了。约翰的父母允许他把厨房当作实验室,也不责怪他在试验中把家用搅拌器的马达烧坏,反而鼓励他继续试验。南卡罗来纳州青少年科学研究会的教授们给约翰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使他能准确选择试验方向。

而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家长和学校给了我们什么指导?又给了我们什么包容?

家中哪个小孩稍微皮一点,如果拆了家中的什么电器啊,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大概迎接他的应该是父亲的一顿板子吧,这样谁还敢去踏雷区啊!

我觉得我很欣赏曾担任了10年哈佛大学校长的陆登庭教授所说的话,他在2001年退休后还被聘为这所世界著名高校的荣誉校长。

他曾说,要成为哈佛的学生,光学习好是不行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开创新天地的创造性;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看他是否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单关心自身专业领域是不足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关注其他方面的广泛兴趣。

而这不仅是哈佛大学对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是整个美国社会的评价标准,也渐渐成为了后来世界范围的评价标准。

想起以前我看《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时,一个朋友告诉我的话。

开菲,你知道吗,我看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之后,不仅没有阅读快感,反倒是冷汗直冒,大脑中总是红灯不停在闪烁:可怕、可怕……刘亦婷成长的过程,似乎是一个工业产品被设计、生产的过程,面面俱到之中独独看不到孩子的自主发展和选择。这种教育方式太可怕了。

刘亦婷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让我想起了著名学者施蛰存评说傅雷教育儿子傅聪的一句话:“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我相信,刘亦婷式的教育模式,对于大多数千差万别的家庭来说,同样也是危险的。

我赞成,不过又有多少家长看到了这点呢?

我知道在以后的10多年里,中国的教育界一直在要求给学生减负,中国很多地方已取消了重点初中,学校也不排名次了。这样做,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可以避免在心理发育阶段反复地体验失败,以至于丧失自信心和追求知识的热情。

这是一个好事,但是却有不少的家长反对,认为这对于那些有能力当尖子的孩子来说,有一种失去近期奋斗目标的消极作用。天啊,这个想法太可怕了!

当时我们几个非常惊讶,难道在那些家长看来,让孩子“争当前3名……保送进重点中学”才是所谓的尖子生应该有的学习目标,如果没有了这个重点中学的目标,他们的孩子就有如失去了前进的方向。难道我们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为了读重点吗?难道他们不会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去学习吗?

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求知是人的本能之一,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那些的家长怎么会认为一旦取消了重点学校,尖子生就会失去奋斗目标呢?

我们当时认为,这些所谓的尖子生根本就是一群不懂得以求知为乐的考试机器。

在应试教育的思维下,这些所谓尖子生的家长根本就不懂得教育为何物,也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他们其实是用自己子女的成绩来满足自己狭隘的虚荣心!

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家人,或许是眼界的开阔,父母越来越注意在综合素质方面对我们的培养了,母亲的原话是,“你们可以不成才,但是必须成人。”在学习上似乎对我们没有太大的要求。

但是我觉得母亲真的很狡猾,这个话说得实在太天才了,一个人如果懂事了,会不懂事地不学习吗?

或许在这个年代的人都无法摆脱这一点吧,我不是也一样吗?因为我知道我只有取得好得成绩才能得到我想要的自由,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有些事我能想通,但是不表示其他人也能想通,要做一些事在这个年代还是尖子生的身份比较安全一点。

不过,我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成为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即使我们摆脱不了应试教育,那他们也要给我带着这个脚镣跳出美丽的舞蹈来!

我慢慢回想曾经组织参加过的各项活动,看过的各种书籍,想着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

我曾经组织过大学生参加义务家教,走进初中课堂,走进社区,与学生面对面。那个时候,国家教育部门正致力于推进一种新课程标准的普及。

实际上,那种新课程标准便是适应先进的现代学习方式进行的变革。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究竟什么是适应时代需要的现代学习方式。

我觉得或许为自己的伙伴们找到了一条合适的道路,一条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下培养自己自己研究性学习的道路。

研究型学习关键是需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

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持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如此。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微微一笑,想起以前做的那些课题研究了,自己怎么这么笨,就忘了自己曾经策划的那些活动呢!

——————————————

其实很想和大家进行一个交流,不过我的时间总是太紧了,只好在晚上在文章以后留言了!

问一问你们,你们是否在进行研究型的学习?

重生之风云再起 正文 刺激(三)

章节字数:3954 更新时间:08…06…05 18:33

刺激(三)

以前曾经策划过一个活动,给学生一些课题,由学生自己研究,调查,最后写出论文,参与答辩……

这个活动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呢!

当时就有老师对我们的活动进行赞赏,说什么最能体现出现代学习方式要求的便是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我们此次的活动就是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并且对同学们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什么”要由你自己选择;

在研究性学习中“怎么学”要由同学们自己设计;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预测和规定。

似乎很有趣的样子,不过后来由于我去北京住会了,所以后来这个活动究竟如何,我也不是很清楚了,不过那些题目可都是我参与拟定的,呵呵,我现在还记得一些呢!

巴以关系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墨子的思想

互联网的安全问题

打工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初中教师的素质

95式自动步枪研究

中国申奥前景展望

中国旗袍

金庸武侠小说的语言艺术

职工下岗主要原因

学生与校服

邮票的来历

漫画

饮食与健康

8—14岁少年儿童的心理分析

广告的效应

用惯性离心力“晒”衣服

家庭节电

水的循环使用的67

我们身边的电磁辐射

大棚菜与田间菜的区别

电池的成分、危害与回收

昆虫的触角

植物浇水、施肥与其生长速度的关系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重生之风云再起 +花之芬芳人生 倒序 正序

《重生之风云再起 +花之芬芳人生》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