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欲火焚身》 第210章

儿郎都是贱民,留在这里也只不过碍眼。天龙营,我将不会留下一个人。”

凌云拂袖而去,十将一言不发,如躲瘟疫般快步离去,对于他们来说,片刻也不想与这些呆在一块。

种凝烟大急,她清楚天龙营的战力,昨天今晚已经说好凌云只带走一部份,哪里知道因为一句话弄成如此后果,芳心大急,高声道:“凌将军且留步,我有话要说。”

凌云置若未闻,反而走得更快了。路上,杨志呸的吐口唾沫,怒道:“这都是些什么人?将军,我恨不得砍他娘的几刀。”

关胜丹凤眼一翻,亦冷声道:“关某的青龙刀恐怕还没有杀敌,就要先饮这些人的血了。”

索超眉毛倒竖,凶悍之极,越想越怒,大声道:“将军,他们的意思是让我们去送死,而自己则干捡战功,他娘的,老子先杀了这些狗男女。”

徐宁一手拉住暴走的索超,冷静的道:“且听将军吩咐,将军神情笃定,想必胸有成竹。你若杀了他们,岂不是将将军陷入不忠不义之境地吗?”徐宁见那几个火暴的家伙似乎都在同意索超的做法,连忙解释。

“我就是看不惯他们,凭什么让我们去卖命,更气人的是他骂我们是贱民,将军说得对,如果没有我们这些‘贱民’,他恐怕早就四分五裂了。我绝无陷害将军之意,还望将军明察。”索超怒气冲冲的说,但情绪倒是平稳了不少。

凌云笑道:“你的性子如何,大家都清楚。别说是你,我也恨不得一剑砍了这狗娘养的。不过你也别慌,我已经决定了,我们天龙营单干,管他娘的,他早晚肯定会死在大理人的手里,只不过晚了一些罢了。”

“单干?”十人眼冒星星,如果单干那真是太好了,毕竟他们谁都不愿意和他们自以为是的家伙呆在一起。

“对,就是单干。带着我们的兄弟离开这群人。走,去看我们兄弟,和他们说说,准备好立刻走人。”凌云悠悠的说。

天龙营,士兵在草原上结集,数千人的草地鸦雀无声,士兵们凝立雨中一动不动。无数年轻地面孔充满景仰的望着凌云,等待着他的说话。

凌云道:“自从夜战之后,只要有闲暇,中里总浮现京中老幼亲人前来送别的情形。我看见了我们白发苍苍的老娘。泪落红妆的娇妻,嗷嗷待哺地儿女,相信这一幕。每个兄弟都会永生难忘。我们的亲人,他们地愿望最简单,不求荣华富贵,不求穿金戴银,只盼着我们能平安回去。我希望每一个弟兄都牢记,在亲人心中,你不是一朵浪花,不是一颗小草。你是什么?你就是那巍峨壮丽、遮风挡雨的高,你们与天空中的雄鹰一样高傲,你是永不倒塌的万里长城!那一夜,我们的很多兄弟再也无法回到暖和的家,我凌云对不住我们的父母啊!他们将自己活生生儿子的交给我,然而我给他们带回的却是痛不欲生的噩耗。”

数千军士凝望着肃穆、悲痛的将军,心中万念涌动,拳头握的仿佛就要爆裂开来,眼中蕴藏地泪珠,都被他们坚强的偷偷的擦掉了。

凌云将一切都看在眼中,深深的看了一张张年轻却坚强无比的脸,长长吁了口气,声音激动的道:“上过战场后,相信你们都明白了力量的重要,军纪的重要。我凌云最欣慰的是我们天龙营的兄弟成为大营的拯救者,最欣慰的是我的兄弟遵守我的命令,而没有一人出现拉肚子的现象。大家都是明白人,现在应当体会到我平时挂在嘴边的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同样,一个军队没有严明的纪律,就好比一个人没有了灵魂,无规矩不成方圆,你们要相信,我凌云绝不会害我的兄弟、我的亲人。相信经此一战你们都清楚,平时再苦再累,都是为了来日亲人地相见,兄弟们,你们认为我说得对吗?”

凌云果然没有辜负他穿越者的身份,他这一番长篇大论,有理有据,以情动人,连十将都被说动了,何况这些对林大人无比敬仰的将士们?士兵们士争先恐后的纵声应和,豪气勃发、响彻云宵。

待士兵狂吼后,凌云续道:“明日,我天龙一营将用自己的汗水、鲜血去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荣耀,兄弟们,今天你们好好休息。明天我们天龙营将踏上新的征程,我们独自作战,功劳他们可以从我们手中无耻的夺走,但是那一份荣耀和和骄傲他们却无论如何也弄不走,英雄的部队、英雄的事迹一定为世人所知。即使我们扬血沙场,但公道自在人心,你们回答我,愿意和我一起打下赫赫威名吗?”

“想,想,想!”士兵举刃狂吼,信心十足,只要人一有了信念,前面即使是刀枪箭林,他们也誓不追悔,这就是军人的风彩,军人的骄傲。

网 bsp;第二零五章 天龙寺,段誉受教

更新时间2009…3…21 17:31:53 字数:4090

雾色苍茫,天龙寺的钟声浑厚、悠远,祥和气息没有丝毫杂念,宛如一间的一方净土。

大殿中,段誉跪在佛像前,不知是在忏悔还是别的,总之,此刻的他似乎思绪有些混乱。

“阿弥陀佛,施主还未想通吗?”一声和缓的佛语打破了大殿的宁静,法衣轻摆,一名面目蔼然的僧者步入大殿。

“大……哦!本尘大师,你来了。”段誉蓦然回首,望着眉目间隐含威严的本尘,也就是曾经的保定帝。

“施主,你知道你为何想不通吗?小时候你灵根深种,素性善良,然而登基后你却迷失了自己,皇权真的让人改变啊!多年不见,却弄得皇室骨肉分离。当年你被心魔所扰,狠心赶走亲子,那时候你已经不是天性温良的誉儿了。”本尘望着段誉,悠悠的诉说。

段誉冷汗涔涔,脊梁上一阵冰冷。这些天他在佛前忏悔、回悟,深悔自己当年的冲动。思念之心不但不减,反而与日俱增。

“大师,可有挽救之法?”段誉期待的看着依旧关怀自己的本尘,心下激动,似乎又回到少年之时。

本尘悠悠的道:“有果必有因,曾经种下苦果,当自己来品尝。如何补救且看你自己了。”话音一转,续道:“你知道大理段氏皇帝历来避位为僧是何原因吗?”

“当然是看破红尘,以欺濯净心灵深处的尘埃!”段誉不解说,这种说法在大理国内都很普遍,所以他出此一语。

本尘摇摇头,感叹道:“痴儿,痴儿。你性情仁厚,当了多年的大理国君却依旧看不穿事实的真相。你这番话语只说对了一半,主要的你还是没有明白,今日我且告诉你。大理段氏仁厚待民,不修兵甲;并非没有想过要改变,而是无奈之举。大理国百姓心中都知道,高军朱文,高氏一族把持军队,早已深入人心,军队中只知有高不知有段。文就更不用说了,朱氏一族历来身为大理相国,把持朝政。自古以来,文武水火不相容,高、朱两族明争暗斗不休,段氏历来两不相帮,采中庸之道,谨防一家独大,并独立于他们的争斗,善其自身。吐蕃、天竺虎视大理历来已久,段家先祖莫不想过强军之道,但是又生怕打此平衡,更有甚者,一些想有作为的祖先都是被他们逼着传位于下一代,归隐天龙寺。依老衲看来,朱氏为何容不下二皇子,想必是因为他与高氏相近吧!反观现在高氏叛乱,莫不因为太子殿下重文轻武,你明白了吗?唉!你是真的不明白,也怪我当年没有让你小心谨慎。”

段誉羞得无地自容,段氏历来皆知的事情,而自己却蒙有鼓里,人云亦云,自己稀里糊涂的,都不知道这些年在做些什么。此时,蓦然醒悟,一切真相大白,原来朱丹臣容不下云儿,并多次在自己面前数落云儿,原来还有如此重大的阴谋,亏自己还真的相信他的说辞,一时间愧悔交集。

“大师,兵临寺外,我应当如何了此恩怨?难道就放任段家陷入毁灭境地?”段誉心下彷徨,宛若受教的小儿,虚心的问着智深若海的皇伯父。

“二皇子离开大理皇室多年,想不到却依旧受人爱戴,百姓不知有太子,只记当年耀眼的神童,闻得高氏打着二皇子的名称莫不闻风所从。段氏一脉兴亡与否要看能不能找到二皇子了。”

段誉心下一苦,皱着眉道:“大师,你也知道,云儿母子被我无情抛弃,当时云儿幼小,若尚在世间,恐怕已经忘记自己是皇子之身,语嫣素性宁静,不争不夺,对人总是让三分。然而她冰雪聪明,皇室的阴谋她定然看中眼里,断不会让她儿子回归大理。唉,也不知他们现在何处?是在大理呢还是大宋?”

看着瞑思苦想的段誉,本尘轻叹一声道:“段氏有此一劫也不是你造成的,是先祖养虎为患,如何去弥补,要看你自己了。二皇子是不错的人选,如果你把他找回来也许可以将弥天大祸消于无形。”

本尘深深看了段誉,打声佛号,扬长而去。只留下段誉一人孤零零的跪在那里。

……

与此同时,大宋也有上演相似的游戏。

皇宫御书房内,宋徽宋喃喃自语:凌云,你这小子倒是没有辜负朕之期待,短短时日居然打造一支强劲的军队,哼!如此之下,朝中老臣将再也不敢轻视朕了,有志不在年高,凌云只不过是用朕的法子,就在此效果,若将朕练兵之法推广,那么天下间还有哪支军队是朕之对手?

童贯拘谨的道:“陛下,种凝烟不听凌将军的劝告,导致敌人偷袭,后果损失惨重,若非没有凌将军之天龙营,恐怕后果不堪设想矣。”

宋徽宗将卷宗重重的丢在桌上,怒道:“种凝烟自认出生名门,没有将凌爱卿放在眼里,却不曾想她也不过是赵括之流,只会纸上谈兵。早知如此,朕应该让凌云为主帅才是。”

正在此时,外面的太监尖声道:“太后驾到!”

宋徽宗振衣而起,自言自语的道:“太后怎么来了?她不是一直在后宫修养吗?”

话虽如此,不过他还是快步出迎。太后虽非徽宗之生母,但是待徽宗却是极好,视如己出,如果没有太后,恐怕也没有今天的宋徽宗了,这也是宋徽宗一直尊敬太后的重要的原因。

此时只见从外面款款走出一个美艳动人的成熟妇人,她娥眉一点远山黛,眸明若镜,齿皓如玉,面似芙蓉,光华流转,薄唇微抿,淡淡樱桃红,格外诱人,唇边一颗美人痣,将原本就艳丽的她,更是衬托得分外妩媚,把一张俏脸装点得完美无缺。

她秀发高挽,凤钗珠饰,闪烁生辉,晶莹的玉耳衬上一双耳坠,随着步伐,点点闪闪,触人心弦;一身华服丽裳,配上典雅不凡的神态、成熟沉稳的风韵、母仪天下的大气,更显得雍容华贵、超凡脱俗!虽已年近四旬多,但岁月并未在她脸上留下什么痕迹,看起来却犹如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少美妇。

宋徽宗目不斜视,下跪行礼道:“不知母后到来,儿臣有失远迎,还望母亲恕罪。”

太后美目一转,看了童贯一眼,说道:“皇上,哀家今日来此,也只不过是想念皇上罢了。童贯,哀家有私家话要与皇上说明,你且退下吧!”

待童贯退去,宫里只有母子二人,宋徽宗拘谨的伺候在一旁,聆听太后的训话。

太后轻品香茗?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天龙欲火焚身 倒序 正序

《天龙欲火焚身》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