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 第347章

最终,于飞和宋喜才沟通确认,博物馆第一期占地一万五千平方米左右,整个展馆分三层,其中展厅面积八千多平米,在博物馆中也不算太小了。

为了保证藏品的安全,于飞不惜重金引进了一套声敏监控报警系统。系统的报警时间小于0。1秒,可谓非常灵敏。声敏监控报警系统以声音作为防盗报警的手段,消除了报警的“死区”,而且隐蔽性非常强。传统的周界防护手段易被破坏,一旦遭到破坏,这些技术手段将无法使用。而声敏传感器可以埋于地下,形成地上地下的立体防护,隐蔽性非常强。

再加上三十名退伍军人的保护,于飞相信暂时来说博物馆安全防卫应该没有问题了。

至此,博物馆的牌照已经下来,馆舍的建造工作也已经提上日程,最重要是,馆长的人选已经敲定,于飞再次当起了甩手掌柜的。把这些事全部推到了董德昌的身上。当然,他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去募集展品。对此,董德昌就是明知道于飞是在逃避也没有办法,毕竟现在看来,展品确实太少了。一般的博物馆动不动就有数万甚至数十万件的藏品,而于飞的中国永乐博物馆藏品竟然只有几百件!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马尚都在听说于飞建立博物馆的消息后,不仅归还所有的藏品,还会借不少藏品供于飞展览,算是投桃报李了。但就是这样还是杯水车薪。建立一家博物馆,可远比于飞想象的要复杂多了。好在董德昌以前从事的是当铺一行,和拍卖行合作的也很多,以后可以通过拍卖会收购一些不错的藏品补充博物馆的展品不足。

处理完了这些,于飞便要着手处理之前答应过悠的问道。

于飞摇了摇头,其实他也正想问这个问题呢。

“知道吗,迄今为止,我度过的最轻松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小时候在睢宁窄窄的护城河畔,一个不显然的书摊,两个半大的孩子。”秦小衿的目光投向远处,仿佛坠入了深深的回忆。

于飞没有想到小时候的相处竟然留给秦小衿如此深的印象,那时候她还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而已。

“每天,我最期待的就是你放学的时候。那时候你还没有那么高,但是在我的心里却是那么高大。你的脸经常被寒风冻得红红的,粗重的呼吸在寒风中凝结成白色的雾。我知道你是一路跑过来的,因为你不想让特意给我买的烧饼冷掉。”秦小衿继续说道:“那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又酥又脆,上面粘了好多芝麻,好香呀。”

秦小衿轻笑一声,又说道:“你好傻,明明自己没吃饭,却偏偏骗我说吃过了,我看到在我吃的时候你在不断的咽口水。”

秦小衿的叙述也将于飞带回到了那个单纯的年纪。那时候没有钱,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一个烧饼都要掰成两半吃,可是却有着单纯的开心。

“后来,我曾多次回到睢宁的护城河畔,但是却再也没有看到你。有时候,我也会来到这里,因为这里和睢宁的护城河很相似,走在上面,吹着凛冽的寒风,似乎,似乎又听到了你的脚步声,似乎你有可能突然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亲昵的叫我一声:小衿。”

于飞深深的感动,与秦小衿相比,自己实在显得太无情了。

其实这也不怪他,因为秦延封存了他那三年的记忆。

“小衿。我在这里。以后我再也不会离开你。”于飞拥她入怀。

秦小衿回以更紧的拥抱,似乎两人的肋骨都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声音。

虽然河畔的寒风依然凛冽,虽然清冷依然,但是两人却感觉到很温暖。

“于飞哥哥,抱着你的感觉真好。”秦小衿喜极而泣,“在地下的舞厅中,我都以为自己要永远的失去你了。而你的绝然离开也让我的心彻底的空了。我曾经劝说过自己,不要过分的执着,可是我做不到。”

“你真是个傻丫头,过的就过去了。又何必总是念念不忘呢?”于飞劝说道,秦小衿的苦让他非常的心疼。

“现在的我们已经看不清未来,如果再失掉过去的记忆,那还剩下什么的呢?”秦小衿微笑着说道。

“我们可不一定看不清未来哦。”于飞反驳说道。

“嗯?”秦小衿一愣。

“你忘记《推背图》了吗?那可是预言未来的奇书哦。”于飞是在“备战”天下宝藏节目录制的时候,涉猎过一丁点《推背图》的记载。

《推背图》成书于唐。相传一千三百多年以前。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李淳风和一代相学宗师袁天罡推算大唐的国运,由于李淳风推演入神,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被誉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的《推背图》便由此得名。《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从唐朝一直推演到了未来的大同世界。其所有的图像、谶语和颂诗都是根据易经八卦演绎出来的,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依据。而周易本身就是一本“卜筮”之书,千年前的古人借它预测未来,因为古人认为未来是可知的。

说到《推背图》。秦小衿抿嘴一笑。说道:“那于飞哥哥知道《推背图》的两?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捡漏 倒序 正序

《捡漏》本章换源阅读
X